职场女性太难焦虑令人头秃
导读
工作、家庭、社交,甚至网络都在成为当代人的焦虑源泉,“我太难了”和“令人头秃”的哀嚎在办公室此起彼伏。而身处其中的职场女性,工作、家庭“一肩挑”,身心亚健康已成为常见病。有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层的下降,职场女性焦虑或抑郁状态比例明显上升,年轻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身心过劳引担忧,焦虑呈现年轻化
“晚上11点下班是常态,还经常有夜里12点以后需要到单位加班的情况。”26岁的孙亚宁目前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她说有一次凌晨去单位加班,路上竟然遇到堵车。“感觉为了工作不少人都在透支身体。”
和孙亚宁一样,不少女性因为高压工作和“KPI”的要求,陷入了“昏天黑地”的工作循环。“996”甚至“007”式的节奏使私人时间极尽压缩,熬夜、缺眠成为普遍现象。
除了工作强度较高之外,考核、晋升等导致精神压力大,也是造成职业女性焦虑的重要原因。“互联网公司相对不稳定,效益不好的话很可能会裁员,所以一方面担心自己的业绩,一方面还担心自己未来的工作前景。”孙亚宁说。
值得注意的是,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女性职场焦虑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刚刚进入工作状态的“90后”们普遍反映身心压力较大,不少受访者表示常感郁郁不乐、情绪低沉。
“90后年轻人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不只是在意收入等物质方面的条件,也更为重视工作的体验、价值,以及工作内容与自身专业、个人长处的匹配度。如果不能满足在工作中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就很可能会感到焦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许琪说。
隐性歧视仍存,“要生”还是“要升”
招聘就问是否婚育;备孕先要“拿号”排队;生娃发现被调离原岗位……凡此种种都是在倒逼女性婚育后主动离职。家庭与工作这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让不少职场女性分身乏术。
“招聘时我们一般很少问男性是否单身、是否有孩子,但会很直接地问女性这些问题。男性和年龄较小的女性更受公司欢迎,因为觉得他们能接受更高的工作强度、适应频繁的出差,而结婚生育的女性一般要照顾孩子和家庭,所以在这方面不太自由。”曾经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银行从业者杨佳晓说。
“怀孕了工作怎么办?回归职场还能不能兼顾事业和家庭?想到这些就让我焦虑。”杨佳晓说,公司里不少女性调休和休年假都要精打细算,除了孩子生病、开家长会等原因,一般不会轻易请假。
杨佳晓说,此前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同事,由于生育之后需要时间哺乳、照顾幼童,难以兼顾家庭与工作,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奋斗多年得来的岗位被其他人顶替。
专家认为,在如今的职场文化下,女性最主要的压力就来源于结婚生育对女性事业的冲击。由于女性往往家庭、工作“一肩挑”,承担了更多来自家庭的压力,因而女性职业上的焦虑,实际上是工作、家庭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除了焦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心理讲师培训导师王春谊认为,当前社会上感受到焦虑、抑郁的女性越来越多,反映出社会现实中的“三高”现状。
“一是现在整个社会的变化频率高,我们身边的社会结构、生活场景、工作内容等都在快速变化;二是生活工作节奏快,人们都在高速运转;三是信息干扰程度高,往往处在信息过载的情境中。这‘三高’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应激反应,导致女性广泛存在焦虑情绪。”王春谊说。
与“三高”的社会现状相对应的,是生活趣味性降低、自我调节能力低、社会支持体验频率低的“三低”现实,导致女性的压力往往难以得到疏解。
目前,我国女性更倾向于自我消化或在家庭、好友等亲密关系中寻求释放压力,通过专业渠道、社会渠道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的女性并不多。对此,专家建议,一方面需要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也需社会给予职场女性更多关注与支持。
“从生育的角度来说,它不仅是个人家庭的事情,更是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国策。所以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在法律层面上给予保障,帮助家庭和雇佣女性的企业共同分担生育成本。”许琪说。
与此同时,专家建议加强社区社群建设,帮助女性疏解情绪。许琪说:“尤其在大城市,社区社群的建设能够更方便快速地帮助女性在陌生环境里寻求帮助,感受到社会支持。一些自发形成的兴趣群体也能成为女性在大城市里寻求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文中孙亚宁、杨佳晓为化名)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2期半月谈记者:白佳丽 刘惟真